作者: 劉衛國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0-11-10 10:33
在定陶區杜堂鎮陳莊村,67歲的孫鳳橋和他95歲的養母張玉蓮的故事是村里的一段佳話,當年養母張玉蓮心善收養了孫鳳橋,如今孫鳳橋知恩圖報精心照料臥床的張玉蓮。
近日,記者來到孫鳳橋家中,只見不大的小屋收拾得干凈利落,養母張玉蓮雖長期臥床不起,但被褥和身上的衣服都干凈整潔,沒有異味,精神狀態也很好,桌子上擺著老人愛吃的山楂、餅干、橘子等零食,足以見得孫鳳橋的精心照料。“鳳橋把我伺候得很好,村里人都說我有福。”談起養子孫鳳橋,張玉蓮精神頭更好了點。
“沒有俺養母,早就沒有我了。”憶起那段往事,孫鳳橋瞬間紅了眼眶。1959年,張玉蓮遇到了從成武逃荒過來的孫鳳橋母子二人。無兒無女的張玉蓮看到餓得奄奄一息的孫鳳橋心生憐憫,生出了收養他的想法,“讓孩子跟著我吧,不用跟著你到處跑了,還能吃上一口飯。”就這樣,孫鳳橋的親生母親回了成武,6歲的孫鳳橋來到了張玉蓮的家中。
此后,張玉蓮一口飯一口飯地將孫鳳橋從鬼門關上救了回來,慢慢養大成人。“雖然家里窮,但俺養母從來沒餓著我,家里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個的白面饅頭總是留給我,還把我送去學校讀書,真是把我當成親生兒子來對待。”孫鳳橋說。
在孫鳳橋10歲時,養父突發疾病去世,家里變得更困難了,但張玉蓮依舊沒有放棄撫養孫鳳橋。
結婚、生子,當年瘦弱的小男孩已經成長為這個家的頂梁柱。1987年,孫鳳橋的親生母親突然病重,特別思念兒子,想讓兒子回成武,一邊是病重的親生母親,一邊是養他長大的養母,孫鳳橋左右為難。張玉蓮不愿讓他為難,忍下心中的不舍:“我現在身體還行,你回去吧,常來看看我就行。”
就在村里人以為孫鳳橋這一走就不會再回到陳莊時,7年后,孫鳳橋回到了張玉蓮身邊。“這7年里,我把親生母親送走了,孩子也長大了,養母把我養大,現在她身體不好,我要陪她到老。”為了這一句諾言,孫鳳橋堅持了26年。
“做飯、洗衣服、打掃衛生,侍候老人沒有比他更盡心的了,老人娘家的侄子都說看著鳳橋這些年對老人的照顧,他們很放心。”村民楊秀芝說。
在今年2月份,張玉蓮因摔傷臥床不起,孫鳳橋伺候養母大小便,給養母喂飯、喂藥,清洗臟物,給養母按摩,陪她聊天,日日如此。鄰居孫守忠告訴記者,有一次老人突然就快不行了,村里人都勸他別送醫院了,準備后事吧,可鳳橋說他忘不了養母的養育之恩,有一絲希望也要將養母治好,堅持把老人送去了醫院,精心伺候著。老太太還真又好了,村里都說鳳橋比親生兒子還強。
“當年鳳橋走了之后,村里都覺得他不會再回來了,沒想到他不僅回來了,而且對待養母比親生兒子都強。”陳莊村黨支部書記裴桂英說,“鳳橋是個懂得感恩的人,他被評為村里的‘孝星’,在他的帶動下,村里的年輕人也更孝順父母了。” 文/圖 通訊員 韓秀娟 記者 劉衛國